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新疆布局棉纺、化纤等11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
2016-09-06
分享至:

  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获悉,新疆已出台《关于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为强化产业布局和政策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布局棉纺织产业、化纤产业、织造产业(含棉织、针织)、服装产业等11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

  自2016年8月1日后,在疆新注册投资的企业项目,必须按照产业属性在相应产业布局内进行投资,可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相关政策,已经开工建设或已投产的纺织服装企业扩建项目除外。

  按照《意见》制定的产业布局,11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

  棉纺织产业:仅限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奎屯—独山子经济开发区、玛纳斯—呼图壁工业园、沙湾工业园、精河工业园、巴楚工业园、图木舒克—草湖工业园。

  化纤产业:仅限库尔勒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奎屯—独山子经济开发区、沙湾工业园、玛纳斯工业园、乌苏市化工园区。

  织造产业(含棉织、针织):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沙湾工业园和图木舒克—草湖工业园为主。

  服装产业: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和南疆四地州人口集中区域为主,根据实际自主发展。自治区重点建设喀什(含兵团第三师)、伊犁(含兵团第四师、第七师)和吐鲁番三大服装基地。

  针织产业: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玛纳斯—呼图壁工业园、尉犁针织产业园、英吉沙工业园为主。

  家用纺织品产业: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沙湾工业园为主。

  产业用纺织品产业: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奎屯—独山子经济开发区、精河工业园为主。

  地毯、刺绣等特色纺织品产业:以南疆四地州为主,其他地州可选择有产业基础和条件的1~2个县市重点发展。

  毛纺织、麻纺织等其他项目:重点在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和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发展。

  含有印染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项目或单独印染项目仅限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阿拉尔经济开发区。草湖产业园在服装等下游产业项目形成较大规模后,可建配套印染污水处理设施。和田地区可集中、适度发展地毯毛纱染色和艾德莱斯染色。

  纺织品服装商贸:以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商贸中心建设为重点,在喀什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纺织品服装出口商贸基地和加工基地。

  此外,南疆地区是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点,在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县乡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总部+卫星工厂”模式,方便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在大力推进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服装总部基地建设方面,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重点,提高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中下游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努力打造带动南疆乃至全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综合性生产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南疆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体系化建设。以喀什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建立南疆服装总部基地和纺织品服装物流基地,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服装企业投资设厂,鼓励落户服装总部基地的企业在南疆四地州县乡建立分厂或卫星工厂,为纺织品服装运输和出口提供便利。在加快县市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发挥特色纺织服装产业或龙头企业对乡镇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总结推广“总部+卫星工厂”生产经营模式。在喀什地区,重点建设巴楚、莎车、英吉沙、麦盖提、伽师等县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园。在和田地区,重点建设皮山、洛浦、和田、墨玉、策勒、于田等县民族服装、地毯、艾德莱斯产业园。在克州,重点支持阿图什市纺织服装产业园、阿克陶县纺织服装产业园、乌恰县驼绒产业园等建设。

  在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方面,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培育民族服装、地毯、刺绣、艾德莱斯绸等产业集群,扩大民族服装服饰产品发展空间,重点支持和田市吉亚乡艾德莱斯绸产业集群、和田县、洛浦县地毯产业集群、英吉沙县手套产业集群、阿克陶柯尔克孜民族刺绣产业集群、乌恰驼绒产品产业集群等建设。积极支持人口众多的莎车县、墨玉县、于田县等建立民族服装服饰产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立民族服装服饰街区,开展“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

  

  (中国纺织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数”说纺织:2025年
sy.jpg
AI遇到时尚,中国服装
sy.jpg
聚焦东方女性匠人!五
sy1.jpg
从春天出发,凝心聚力
sy.jpg
纺织经济信息网祝大家
sy.png
开启新征程,奔向下一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