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能理解”“内地不能这样种棉花”的反对声中开始,从最初每个示范区“求着人干”到现在棉农“拿出土地要求带着干”……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在黄河流域示范引领取得阶段性成效。
“棉花植株高度控制在1米以下,有效提高种植密度,籽棉单产350公斤没问题……”在4月9日举行的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院士)示范基地建设视频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陈学庚通过互联网平台对河北、山东等地的棉花春耕春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2017年10月,为解决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成本过高、种植面积下滑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联合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棉花专业组,在河北、山东共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引进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开展试验示范,集成创新生产技术,推进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
经专家测产,2018年河北省南宫市200亩示范基地籽棉单产364.8公斤,比常规种植每亩增产40%;山东省两个合作社籽棉单产分别达到334.5公斤和354.1公斤,比常规种植每亩分别增产34%和42%;2019年河北省南宫市新增示范区籽棉单产382.3公斤,接近新疆棉花单产平均水平。特别是机械采收作业,得到当地农户一致认可,当地棉田增产增效明显,证明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在内地传统棉区推广应用可行。
“棉花产业是兵团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兵团作为全国农业机械化推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有责任、有能力把先进生产模式推广出去。”陈学庚对在内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充满信心。
目前专家组逐步形成适应当地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今年河北省南宫市和山东省利津县、滨州市滨城区、无棣县计划建设1300亩示范基地,开展激光平地、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对行深施肥、变量喷药、水肥一体化灌溉、机械打顶、残膜回收、机械采棉等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试验示范,目标是籽棉单产400公斤、亩均节本增收1000元。
“在连续3年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项目成效进行总结提炼,探索出适宜的机械化技术路线、机具配套方案和推广模式,为黄河流域棉花生产恢复性发展提供机械化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徐振兴表示。
(来源:兵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