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北京连线仙桃、天津、上海、佛山、深圳六地,召开“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评审会暨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启动会视频会议。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仙桃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启方,副市长张舜,经信局党组书记王桂峰,彭场镇党委书记胡常伟等领导,以及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教授、东华大学靳向煜教授、天津工业大学钱晓明教授、北京服装学院王锐教授、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陈倬为高工、贝里国际集团崔彦昭执行副总裁、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尹文岭副总经理等专家组成员参加。 顶起疫情大考 张舜在致辞中讲到,新冠疫情发生后,作为地处疫情最前沿的仙桃市,承受着抗击疫情与生产保供的双重压力。疫情初期,面对原材料不足、设备人员短缺、交通不畅等多重困难,仙桃市委、市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顶住压力、破浪向前,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给仙桃市立下的“军令状”,所做工作得到了湖北省领导、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仙桃第一时间明确“1+6”生产模式,从采购设备、招录职工、原料供应、质量检测、金融支持、市场监管等六方面实行统一调度稳生产,10天内将医用防护服日产能由7000件提升到3万件,阶段性解决了湖北省医用防护物资结构性短缺的“燃眉之急”。在后期的疫情防控中,随着全国需求增加以及全球疫情蔓延,仙桃统筹兼顾,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变“1+6”为“10+10”,最大限度扩大产能、增加产量,将医用防护服产量稳定在5万件以上。境外疫情加速扩散,仙桃又主攻外贸方向,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引导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对接境外市场采购需求,推动医用防护物资有序出口,确保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稳定供应。目前,仙桃市165家有出口实绩非织造布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90%以上企业外贸订单排到7月份,部分企业订单已排到年底。预计今年非织造布产业自营出口过80亿元,同比增长2倍以上。 仙桃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保供,统筹防疫和发展两个战场、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全力以赴抓好医用防护物资生产保供,累计生产医用防护服370万件,N95口罩超过110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8000万只,向全社会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5亿片,民用防护口罩近100亿片,为“保障全省、服务全国、供应全球”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积淀产业基础 仙桃市经信局副局长刘军在基地创建汇报中介绍,仙桃近年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已集聚各类企业35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5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拥有自主品牌10个、专利211项,从业人员近10万人。仙桃市非织造布制品涵盖鞋帽口罩、医用防护、土工建筑、航空航天等32大类130多个品种,医用防护服、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全自动口罩机等医卫制口生产及机械设备一应具全,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144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知名医疗制品采购商的主要供应基地。2019年仙桃非织造产业实现产值285亿元。 为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对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发展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周密谋划、科学布局,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战略性提出“四基地两中心”构想,规划14.7平方公里的非织造布特色小镇。目前,园区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计划总投资80多亿元。此次申报的“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和“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是“四基地两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启动更是蓝图先行,体现产业特色、凸显产业优势,具有里程碑意义。 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构想,基于仙桃是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及制品生产集聚地,具有相对完整的非织造布产业链条和多年沉淀的产业发展氛围,形成辐射全球的多元市场,并在全球非织造布制品市场赢得良好的区域品牌效应。中产协副秘书长季建兵介绍,规划将紧紧围绕产业基础、要素资源高级化,现代化非织造布产业链体系,市场多元化和产品高端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化、实体化这样四项重大任务,打造仙桃千亿非织造布产业,建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评审前,徐卫林教授一行对仙桃市相关产业进行了现场考察;评审中,专家组对仙桃市基地申报材料进行了审阅,从产业定位、市场拓展、质量规范、品牌建设、后疫情应对、规划路线图等宏观规划到微观落实的多个方面进行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仙桃市申报的“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通过评审。 布局未来发展 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从单一的制品加工、小作坊生产,发展到现在初步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较大经济规模、市场影响力。特别是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仙桃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保供,同时规划建设“四基地两中心”,着眼布局未来发展,推动非织造布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和品牌升级。 严启方在讲话中表示,中产协协助编制的“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契合当前形势,适应发展趋势,为仙桃的非织造布产业发展指明的方向。在此规划的指导下,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健康发展新阶段。两基地通过专家评审,对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推动,此举既是对仙桃产业发展的支持,也是对仙桃发展大局的支持,更是为我国非织造布产业发展和我国应急防护物资生产注入动力。仙桃市将以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决心,抓住机遇、危中寻机,补短板、弥不足、缩差距,全面提升非织造布产业层次和规模,围绕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促进全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延伸,推动非织造布产业迈上新台阶。 李陵申总结讲话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间,仙桃市所做的工作可圈可点,彰显担当。在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仙桃市的贡献不可小觑,着眼长远更是大有可为。仙桃市申请建立两个基地,为仙桃市全面提升非织造布产业层次和规模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希望仙桃市继续勇担责任,持续推动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 针对基地建设,他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上不断取得突破,以科技创新支撑仙桃市非织造布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产业升级,对比、借鉴国际先进集群,找差距,补短板,实现产业的高级化发展;三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将更多知识密集型服务要素、绿色发展理念嵌入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大幅度提升非织造布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四是夯实产业基础,加大技术保障和产品供给能力,做强做优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五是创新商业模式,将新的商业模式引入非织造布产业体系,为客户和自身创造新价值;六是打造区域品牌,充分发挥非织造布产业特色,整合品牌资源,在国内外专业展会及重大活动上展示仙桃市非织造产业整体形象,推动仙桃市经济发展与繁荣。 从集聚性、先进性、世界性等世界级产业集群特点出发,李陵申指出,仙桃市应充分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理念,强化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实现仙桃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愿景。 对于仙桃市启动非织造布产业“十四五”规划,李陵申提出:一要聚焦发力,跨界联动。从医卫领域非织造布优势出发进行布局,不断研发高端产品,突破产业边界,实现多元并举发展。二要价值再造,注重业态变革。创造性地赋予非织造布产品更多的内涵,引领市场需求,确立有创新、有价值、有可持续性的非织造布行业新业态。三是要产城融合,人文宜居。注重生产、生态和生活的有机融合,坚持绿色发展,建设既有高度、厚度和温度,又美丽宜居的非织造布特色小镇。 启动人才造血 另悉,6月13日,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学院在仙桃职业学院挂牌成立,促进非织造布产业转型升级,精准对接产业紧缺人才需求。 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学院的成立,是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成果。由仙桃职业学院落实学院建设方案,巩固提升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业机器人等非织造布产业相关专业;加紧建设非织造布工程与技术、国际货运与代理、非织造布产品设计开发等新型专业,为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仙桃市领导表示,设立该学院是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深化产教融合的应时之举、务实之举和创新之举,为当地职业教育和非织造布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仙桃市要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优良环境,积极支持产业学院建设发展。希望职业学院以此次挂牌为新的起点,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更好符合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地企业家更是表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输送和培养成为非织造布产业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组建仙桃非织造布产业学院,为非织造布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搭建了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平台。 (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