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科技助力品质棉花丰产
2022-11-03
分享至:

  眼下正值棉花采收季,棉花产区迎来大规模采收的“热潮”。记者从中国供销集团所属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了解到,2022年,得益于植棉面积增加、自然气候适宜等因素,棉花呈现丰产格局,预计总产量在600万吨左右,较上年增加2%。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好武介绍,目前,我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新疆的棉花收购进度已接近四成,同时,新疆棉花产业机械化进程加快。根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大数据中心统计,新疆机采棉加工量占比由2014年的35%提高至2021年的86%,其中北疆已基本实现百分百机械化作业。

  机械化推动“三增”

  艾比布拉·牙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九团职工,今年种植了80亩棉花,10月8日用采棉机完成了所有棉田的采收。“以前要租车到几百公里外的县城雇采棉工,现在全程机械化作业。”提到如今的棉花种植,艾比布拉直言“轻  松”。

  棉花种植机械化水平“节节高升”,“智慧棉田”在南北疆遍布,推动新疆棉花生产呈现面积增、总产增、单产增的“三增”态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石河子总场北泉镇鸿兴翔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润表示,今年,由于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加上田间管理技术到位、气象条件稳定,合作社的棉田每亩平均产量有望达到420公斤,比2021年增加了13公斤。

  丁好武介绍,自2014年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以来,棉农收益得到有效保障,加上机械化水平提高,新疆棉花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随着单产的逐年提高,新疆棉花产量也从2014年的414.9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512.9万吨,占全国比例从2014年的66%提高到89%。

  数字化惠农助农

  借助近年来数据采集和平台建设的推进,棉花已经成为我国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大宗农产品。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有关业务负责人单旭表示,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的“线上信贷”(疆棉云贷、棉易贷、棉农贷),可实现无抵押,秒审、秒贷、秒到账,极大解决了棉农种植环节贷款难的问题。

  新疆棉花产业的数字化建设源自2014年开始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沈洁强说,当时,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托,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积极参与“专业仓储监管+在库公证检验”制度的实施及目标价格改革信息平台、新疆棉花市场价格监测平台的建设和运维工作,有力推动了新疆棉花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通过对植棉农户基础信息登记、种植面积核实、籽棉交售统计、加工信息跟踪、皮棉入库监管、质量重量在库公证检验、出库销售流向跟踪等数据采集,在新疆的每一包棉花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棉花成为目前国内农产品中唯一实现全程数字化监管的农产品。”沈洁强告诉记者,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搭建了棉农综合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10月,棉农平台获得活跃棉农用户近18万人。

  “未来,棉农综合服务平台还将实现农资、农机、农技、籽棉收购等各项资源的供需对接。”丁好武表示,数字化的服务,有助于降低棉花种植成本,增加棉农收入,实现多方共赢。

  加强棉花新品种培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于棉花产业而言,如何理解新时代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丁好武认为,目前,我国棉花的加工、检验与流通环节的发展水平在国际上比较靠前,亟待提升的主要是产业前端。

  从品种来说,由于不同种子内在指标的差异,对皮棉品质一致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国际上产棉大国对棉花种子的管理非常严格。棉种多、乱、杂将会带来棉种退化,业内普遍认为,在相同生态区域内棉花品种应越少越好。

  棉种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构建棉花目标价格政策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加强棉花新品种选育。八师石河子市也推广应用了棉花推荐品种追溯系统,精准掌握农工推荐品种应用情况。

  从规模化来看,丁好武介绍,我国棉农的种植面积从几亩、十几亩,到几百亩、数千亩都有,单户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导致生产成本偏高,影响国际竞争力。整体来看,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仍有提升的空间。

  从种植模式来看,我国棉花的轧花厂多是独立的经营主体,需要承担市场行情波动的风险,不利于行业稳定,也导致棉农与市场脱钩。在国外,大型的棉花农场主会自建轧花厂或委托轧花厂代加工,直接向市场销售皮棉。

  周润所在的鸿兴翔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收了2万吨籽棉,60%的棉花还没有交售。由于今年籽棉价格下跌,棉农还在观望,等待价格回升。对于与市场的脱节,他们也迈出了探索的关键一步。合作社成立了轧花厂,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与“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周润说,下一步,合作社计划成立更加规范的棉花种植技术团队,为更大面积的标准化、品质化种棉提供技术支持。

  (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专题】第一届中国纺
sy1.jpg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
1.jpg
守正创新荣膺担当,中
360.png
聚焦羽绒服主业 波司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