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洋服装品牌攻城掠寨 国货如何自强
2012-11-10
分享至:

  日前,颇受年轻人关注的美国时尚品牌GAP成都来福士店正式开业。据了解,该店是GAP入驻四川省的第一家店。进入中国市场不过两年的GAP在近期明显提升了开店的步伐,但在外资服装品牌迅速攻城掠寨的同时,国内众多知名服装企业正面临着“寒冬”。

  A

  中外品牌冰火两重天

  据悉,目前在全球拥有4200多家连锁店的GAP于2010年高调进军中国,并在北京和上海最繁华的街道各开设了两家面积超1千平方米的旗舰店。不过,此前GAP的开店速度一直缓慢,至2011年底,在中国大陆的店铺总数仅12家,且多集中于一线城市。进入2012年,GAP开始加速在华的发展,截止目前为止,GAP在今年新开门店总共15家。

  GAP大中华区总裁杨得铭曾对媒体表示:“到2013年1月之前,GAP在中国的门店将达到46家。”也就是说,在从现在起的三个月时间内,GAP将疯狂开店近20家。此外,GAP在人口仅有300万的加拿大多伦多开设了12家门店。因此,杨得铭还表示,GAP在上海的连锁门店肯定不会少于12家,而放眼全国市场应该能够开设到1000家门店。

  记者在GAP成都来福士店看到,由于工作日的关系,开业当天GAP并未出现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并不期待一开业就大排长龙的情况,而是想要慢慢经营这一市场,从目前看,GAP在中国其他门店的销售都是不错的。”

  事实上,尽管GAP是全球排名靠前的服装品牌,但相比竞争对手要晚进入中国市场几年。比GAP早进入中国市场的H&M,目前已在中国40多个城市开设有上百家店,开店步伐一直保持高速。ZARA的母公司INDITEX目前在华拥有275家店,而该公司的目标是覆盖中国50个城市的市场,年新开店量为150家。日本服装巨头UNIQLO也愈发看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前其在华的门店数量已达114家,公司计划未来10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日本本土,达到1万亿日元;同时,其计划2020年度之前将优衣库在华店铺数量增加到1000家。

  然而,在外资品牌快速扩展市场的同时,国内服装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包括李宁、匹克等体育品牌,森马、美邦、达芙妮等休闲服饰,今年多次传出裁员、关店、盈利下滑等负面新闻。

  达芙妮集团此前曾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裁员300人,而森马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显示,7―9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1亿元,同比下降5.53%;实现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36.24%。美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三季报业绩出现负增长,7―9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5.94亿元,同比下滑13.47%;实现净利润3.20亿元,同比下滑13.4%。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仅从今年上半年看,纺织服装板块80多家上市公司库存合计高达671.66亿元。尤其是大众化的休闲服饰、运动服饰更是逃不开高库存的折磨。

  体育服装品牌市场也未能幸免。今年以来,匹克的零售网点数量出现大幅下降。匹克5月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全年该公司净关闭门店1067家,李宁则宣布上半年公司净关店952家,安踏的店总数上半年减少110家。

  B

  品牌定位和管理理念是短板

  为何在宏观销售仍有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服装企业却遭遇尴尬?多数公司将矛头指向库存高企这一难题。李宁公司表示,“渠道库存压力加剧、零售终端竞争趋于白热化、零售折扣有所提高,使得终端零售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森马也同样苦称,“为加快库存处理,导致毛利率短期下降”。

  “高库存”是今年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日信证券服装行业分析师王兵向记者表示:“今年宏观经济持续低迷,GDP下滑,消费市场冷淡,是服装行业面临库存压力的主要原因。前几年,服装行业扩张比较激烈,库存危机被经济大好的形势掩盖。现在经济一下滑,这个危机也就暴露出来了。”

  然而ZARA、H&M等洋品牌却在面对经济危机中仍旧保持不俗的增长。数据显示,ZARA在过去五六年平均增长都达25%,即使是在2008年欧洲陷入衰退的时候,它第三季度的增长仍然达到18%。

  “品牌吸引力是目前中外服装品牌最明显的的差距。”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无论是从初期企划还是到后期宣传,国内品牌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以美邦为例,公司拥有美邦、AMPM、ME&CITY等数个品牌,其中ME&CITY品牌价格与ZARA等基本一致,但在销售及品牌影响力方面,却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国产企业的经营模式依旧存在问题,目前市场空间有限,高速外延增长难以为继,但企业的经营模式仍停留在规模化扩张的惯性里,从而导致产品库存积压。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高级顾问张大志认为,国内很多企业对于ZARA等国外品牌的学习只停留在某一方面,但对于其他的管理模式却一知半解。

  一位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服装行业,每卖出1件商品,生产商至少要准备2―5件商品进行库存周转,有时还会超出这个比例,由此形成了大量库存。比如,终端客户实际需要100件,零售商认为需要150件,分销商就扩大为200件,反映到生产商时就变成了250件。虽然终端顾客需求量始终并没有很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增加,而且越往供应链上游其订货偏差就越大。国内大多数生产商从接单到成品上市平均需要90天时间,有的能达到140多天。

  而相比之下,从初期设计到最后成衣,ZARA用时为15天,H&M是21天。同时,国外快时尚品牌为保证低库存率,高汰换率以及快速时尚力,遵循少量、多款的产品策略。(

  昨日,颇受年轻人关注的美国时尚品牌GAP成都来福士店正式开业。据了解,该店是GAP入驻四川省的第一家店。进入中国市场不过两年的GAP在近期明显提升了开店的步伐,但在外资服装品牌迅速攻城掠寨的同时,国内众多知名服装企业正面临着“寒冬”。

  A

  中外品牌冰火两重天

  据悉,目前在全球拥有4200多家连锁店的GAP于2010年高调进军中国,并在北京和上海最繁华的街道各开设了两家面积超1千平方米的旗舰店。不过,此前GAP的开店速度一直缓慢,至2011年底,在中国大陆的店铺总数仅12家,且多集中于一线城市。进入2012年,GAP开始加速在华的发展,截止目前为止,GAP在今年新开门店总共15家。

  GAP大中华区总裁杨得铭曾对媒体表示:“到2013年1月之前,GAP在中国的门店将达到46家。”也就是说,在从现在起的三个月时间内,GAP将疯狂开店近20家。此外,GAP在人口仅有300万的加拿大多伦多开设了12家门店。因此,杨得铭还表示,GAP在上海的连锁门店肯定不会少于12家,而放眼全国市场应该能够开设到1000家门店。

  记者在GAP成都来福士店看到,由于工作日的关系,开业当天GAP并未出现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并不期待一开业就大排长龙的情况,而是想要慢慢经营这一市场,从目前看,GAP在中国其他门店的销售都是不错的。”

  事实上,尽管GAP是全球排名靠前的服装品牌,但相比竞争对手要晚进入中国市场几年。比GAP早进入中国市场的H&M,目前已在中国40多个城市开设有上百家店,开店步伐一直保持高速。ZARA的母公司INDITEX目前在华拥有275家店,而该公司的目标是覆盖中国50个城市的市场,年新开店量为150家。日本服装巨头UNIQLO也愈发看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前其在华的门店数量已达114家,公司计划未来10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超过日本本土,达到1万亿日元;同时,其计划2020年度之前将优衣库在华店铺数量增加到1000家。

  然而,在外资品牌快速扩展市场的同时,国内服装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包括李宁、匹克等体育品牌,森马、美邦、达芙妮等休闲服饰,今年多次传出裁员、关店、盈利下滑等负面新闻。

  达芙妮集团此前曾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裁员300人,而森马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显示,7―9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1亿元,同比下降5.53%;实现净利润2.25亿元,同比下降36.24%。美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三季报业绩出现负增长,7―9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5.94亿元,同比下滑13.47%;实现净利润3.20亿元,同比下滑13.4%。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仅从今年上半年看,纺织服装板块80多家上市公司库存合计高达671.66亿元。尤其是大众化的休闲服饰、运动服饰更是逃不开高库存的折磨。

  体育服装品牌市场也未能幸免。今年以来,匹克的零售网点数量出现大幅下降。匹克5月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全年该公司净关闭门店1067家,李宁则宣布上半年公司净关店952家,安踏的店总数上半年减少110家。

  B

  品牌定位和管理理念是短板

  为何在宏观销售仍有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服装企业却遭遇尴尬?多数公司将矛头指向库存高企这一难题。李宁公司表示,“渠道库存压力加剧、零售终端竞争趋于白热化、零售折扣有所提高,使得终端零售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森马也同样苦称,“为加快库存处理,导致毛利率短期下降”。

  “高库存”是今年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日信证券服装行业分析师王兵向记者表示:“今年宏观经济持续低迷,GDP下滑,消费市场冷淡,是服装行业面临库存压力的主要原因。前几年,服装行业扩张比较激烈,库存危机被经济大好的形势掩盖。现在经济一下滑,这个危机也就暴露出来了。”

  然而ZARA、H&M等洋品牌却在面对经济危机中仍旧保持不俗的增长。数据显示,ZARA在过去五六年平均增长都达25%,即使是在2008年欧洲陷入衰退的时候,它第三季度的增长仍然达到18%。

  “品牌吸引力是目前中外服装品牌最明显的的差距。”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无论是从初期企划还是到后期宣传,国内品牌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以美邦为例,公司拥有美邦、AMPM、ME&CITY等数个品牌,其中ME&CITY品牌价格与ZARA等基本一致,但在销售及品牌影响力方面,却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国产企业的经营模式依旧存在问题,目前市场空间有限,高速外延增长难以为继,但企业的经营模式仍停留在规模化扩张的惯性里,从而导致产品库存积压。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高级顾问张大志认为,国内很多企业对于ZARA等国外品牌的学习只停留在某一方面,但对于其他的管理模式却一知半解。

  一位业内人士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服装行业,每卖出1件商品,生产商至少要准备2―5件商品进行库存周转,有时还会超出这个比例,由此形成了大量库存。比如,终端客户实际需要100件,零售商认为需要150件,分销商就扩大为200件,反映到生产商时就变成了250件。虽然终端顾客需求量始终并没有很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增加,而且越往供应链上游其订货偏差就越大。国内大多数生产商从接单到成品上市平均需要90天时间,有的能达到140多天。

  而相比之下,从初期设计到最后成衣,ZARA用时为15天,H&M是21天。同时,国外快时尚品牌为保证低库存率,高汰换率以及快速时尚力,遵循少量、多款的产品策略。 (金融投资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
sy.jpg
央视《开讲啦》邀请徐
2.jpg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
360.jpg
【专题】发展新质生产
sy.jpg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
sy.pn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