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两会期间,校服的质量和美丑受到关注。 澎湃新闻报道,民革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优质供给,杜绝劣质校服》的集体提案。该提案聚焦校服优质供给,建议加强功能面料开发与校服款式设计,改进校服美感与舒适度,重点破除限价及“地方保护”,让更多学生和家长拥有选择“优质优价”校服的权利。 目前中国校服行业出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澎湃新闻就此采访了中国服装协会及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金纯告诉澎湃新闻,校服作为我国服装行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猛的细分领域,在产业升级和市场反馈上均有较为亮眼的表现,但对比国际市场与其他细分领域,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 “校服生产行业应摆脱过去分散、低质的发展模式。”杨金纯说,“从行业角度要加大产业研究力度,引导相关企业重视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向品牌化、规模化、精细化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方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主流供应的校服仍存在款式单一、品质不足、出货分散等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他认为,解决劣质校服、丑校服等问题,需要主管部门释放更多市场机会,推动校服行业市场化变革。 据中新网报道,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是由中国服装协会发起的国内首个校服产业专业研究机构,今年3月12日揭牌成立。王方透露,4月,研究中心将拟定今年全国的调研的框架,首份《中国校服产业年度调研报告》或将于2020年初完成并对外发布。 [对话] 记者:今年两会上,民革中央关于改进校服美感与舒适度的提案引起了关注,“劣质校服”和“丑校服”被吐槽。中国的校服行业存在哪些问题? 王方:首先,当前我国校服行业的基础比较薄弱,且有高度分散化的趋势。目前多数生产传统校服的企业是作坊式的小工厂,技术上,他们只会做低价的口袋运动服,没有生产西装、衬衫、裙子等高品质校服的能力。 第二,中国校服市场仍存在“地方保护”。有的地方自己的校服企业,在各自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独立封闭的市场,这导致校服企业在地方的垄断格局。 另外,还有地方对校服行业限价,限制价格的同时也就限制了这个行业的品质。价格是否合理是相对的,我觉得还是要交给市场来平衡,要相信消费者的判断。 还有一个现实情况是,目前中国的多数学校还不具备专业的采购能力。如今在校服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学校请家长和学生参与到决策中来,对采购的要求就更高了。出现多维度决策后,众口难调,决策过程更复杂,最后很可能通过招标买到了最廉价的产品,却难买到真正适合的。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校服行业需要有哪些转变? 王方:我认为,只有通过市场化的路径,一步步来解决。比如推动家委会和学生参与到决策中来,这一定是必要的,但也必须给予一定的时间来摸索出一个能够有效协同的机制,这个市场才能真正变好。当采购校服者学会怎么去购买优质产品后,优质产品才会更多涌现,否则就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目前我们也感受到,学生和家长对传统校服的不满已经达到一个临界值,整个市场也在倒逼行业做出改变。例如,上海、武汉等城市已经出现了转变,垄断、高度分散化的格局被打破了。上海最早在校服行业完成了市场化,在如今上海的校服市场里,包含了全国各地的校服企业,打破了垄断和地域化。武汉是教育主管部门最早把校服采购权交给家委会的城市。 对于行业来说,我们也要积极去推动市场化变革,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释放更多的市场机会,让更多优秀的服装企业愿意进入校服市场,在激烈竞争中优秀的产品自然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记者:目前中国校服行业的规模如何? 王方:据教育部相关统计公告显示,2017年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约1.85亿,校服每年的需求量约6-7亿套,货值超过700亿元。业界预计,到2025年国内校服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2000亿元。 对比来看,中国的校服市场巨大,不少国外顶级品牌也开始想进入中国校服行业。与此同时,校服行业寻求突破的张力达到了临界点,一些国内传统的服装企业都进入到校服行业了,现在市场上也有高品质的校服,只是比例还占少数。 记者: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王方:研究中心由中国服装协会牵头,委托行业内领军企业来具体做研究工作,包括整合行业资源、高校科研力量、各个校服企业客户端资源,通过市场调查、科研突破,去填补目前中国整个校服行业里面料、设计、可再生等技术研究以及一些基础数据的空白。比如,现在整个行业没有基础的经济数据,实际体量到底多大?行业里到底有多少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占多少?地域分布如何?城市和乡村中小学校服有怎样的差异?到底是运动校服一统天下,还是制式校服已成规模?这些校服市场的现状其实是不清楚的。整个行业以前都被大家忽视,我们想通过这个产业研究中心对全国整个校服产业做个摸底,搞清楚问题到底在哪里,这样才能够联合企业、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相关研究组织一起找到解决方案。 (来源:澎湃新闻)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