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巴马种桑养蚕“吐金丝” 粤桂协作“斩穷根”
2022-06-09
分享至:

  在粤桂协作工作中,巴马瑶族自治县充分运用粤桂帮扶资金,通过产业扶持、示范推进与技术帮扶等措施,引导群众发展种桑养蚕种产业,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新机制,带动其他群众增收,实现整村致富。

  “基地第一期、第二期共有蚕房8个,但还是不够用,所以现在我们计划做第三期。”在基地门口。所圩村委副主任欧天辉向我们介绍了基地的近期发展情况。

  所略乡所圩村种桑养蚕基地是粤桂帮扶资金援建巴马的一个桑蚕种养基地。基地2021年初开工建设,占地面积7.17亩,实现了当年开建,当年实现效益的一个项目。在该项目带动辐射下,该村群众种桑养蚕45户122人,2021年种桑养蚕户户均增收3.5万元。

  “今年第一批我养了1张蚕子收入3000元,第二批养了2张蚕子,收入6000元。”正在基地喂蚕的所圩村村民韦春白向记者介绍。今年她已经60多岁了,没有外出务工的条件了。在家养蚕还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大蚕“上树”时,她还聘请邻居几个姐妹来帮自己务工。

  在所圩村像韦春白这样的例子还在很多。村民罗国琪是所圩村种桑养蚕大户。每年以600元的地租租种本村村民的土地种植桑苗。2022年,他养第一、第二批养蚕共收入4万元。现在正在养第三批蚕,第三批预计可以收入2.6万元以上。罗国琪向记者说,自己做过建筑工,杀过猪……,感觉还是种桑养蚕比较“接地气”,是老人、年轻人都可以发展的产业。“现在我每天请四五个工人来帮忙帮捡桑叶,到捡蚕茧的时候,每天请10多个,现在每天都有4、5个村民过来跟我交流养蚕经验。”

  通过注入启动资金,示范推进与技术帮扶等措施,把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帮扶。所圩村种桑养蚕发展了质的改变,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更高了。

  陆凤月是甲篆镇兴仁村村民,两老年近70岁,因晚年痛失两个爱子,给这个并不算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种桑养蚕给这个家庭看到了生活的曙光。“我有2个孙,一个在巴马读高中,一个在月里读初中。我们养蚕送他们读书,。”陆凤月向记者透露,她每批养2张蚕,每批可收入,每年可以得十几批,虽然生活过得不算富裕,但还可以支撑整个家庭的开销。

  “现在个个养蚕基本上都有点钱了,家家都起有好房子啦,车也买得有了,家家基本上生活也过得好了。”兴仁村村民黄桂香向记者介绍种桑养蚕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在基地的带动下,兴仁村种桑面积超1800亩,受益群众140户630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群众致富的底气更足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