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成为晋江鞋业转型的两大驱动力。晋江在工业设计领域该如何进一步拓展,以助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日前,记者就此问题对台湾联合大学设计与品牌中心主任、资深鞋靴设计专家、有“台湾名嘴教授”之称的徐义权进行了采访。 “在设计创意方面,两岸有很大的交流合作空间。比如创意设计大赛,既锻炼了年轻设计者,又凝聚了两岸的创意资源,共同服务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徐义权告诉记者。 对于设计,徐义权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设计不仅仅是美观、造型,还要实用,所以我很强调先有专利再设计的观念。我反复强调并告诉学生,要学会用专利的角度看事情,否则设计的东西极有可能出现在现实中不能用的情况。”徐义权告诉记者。 他认为,做任何设计都要养成“有没有人这么做过,说不定我做点什么能带来改变”的思维方向。 新颖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颖性是申请专利需具备的三要素之一。在参加比赛过程中,常常不得不曝光一些最新的创意,这让很多设计者感到担忧、犹豫。但如果他能在参赛前,申请专利,就不用忌讳这类事情。”徐义权说。 另一方面,创意设计要借助灵感,才能让产品“焕发青春”。“做设计,一定要懂得借灵感,比如可以将‘吹瓶法’用在鞋的气垫上。这是很多人绝对不会想到的。真正好的点子,就是让人觉得‘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好创意的灵感来源往往是来自不同的领域。”徐义权说。 “如今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把很多东西加在一起,就能产生完美的作品。其实不然,我建议工业设计师们要学会用减法。要知道,有时候减法就是加法,不要把过多元素堆砌在一起,那样会让作品失去重心。”
记者:你认为创意设计在整个工业设计产品中所占的分量是怎样的?晋江传统产业这些年发展迅速,但工业设计力量和传统产业相比仍显弱小。您认为该如何迅速壮大晋江的工业设计力量? 徐义权:我认为创意设计要结合科技创新,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设计,它要注重人文生活和实际,这才是工业设计的本质。符合了这种本质的工业设计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 晋江工业设计力量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晋江应多促进工业设计者与生产企业的合作,给这些设计师们机会,让设计师们有更多条件接触市场,有这么一个载体让他们的设计理念变为现实,也让他们的设计更成熟。这对于工业设计走向产业化、国际化是很有帮助的。
记者:对于工业设计这一领域,我们知道你有很丰富的经验。那么,对于工业设计未来趋势你是如何看待的? 徐义权:产品的多功能化及产品的细分化都是未来工业设计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未来工业设计也会朝着人性化发展。专属个人的、量身定制的工业产品将会出现在我们未来的生活当中。另外,可分解的工业设计材料也会被大量运用在产品上面,环保可回收的工业设计产品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记者:工业设计在台湾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徐义权:在台湾,工业设计发展状况良好。在工业设计发展环境上,台湾是一个资讯产业、科技产业繁密的地方,而这些产业的蓬勃又带动了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提倡工业设计,鼓励工业设计师们参加国际上的各种比赛。所以,最近几年,在国际工业设计领域获奖的选手有很多。 但是,相对于晋江来说,在工业设计领域里,台湾在品牌的建立与推广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未来的消费者是相信品牌的,相信品牌后才来看工业设计产品。就像苹果品牌,它推广什么工业设计产品消费者都喜欢,这要归功于它的品牌做得好。因此,台湾的工业设计领域品牌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记者:在工业设计领域,晋江目前有很多模仿的现象,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徐义权:模仿是一个时代必经的过程。为什么企业要模仿?因为企业的能力还没有达到研发产品这个阶段。其实,日本早些年也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模仿品牌到自主品牌,模仿产品到自主研发产品。 在我看来,我把模仿这个过程比作写“毛笔字”。我们学写毛笔字时,刚开始都是在临摹字帖,把自己毛笔字技术磨炼到专业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同样的道理,大陆的企业也在经历毛笔字磨炼的过程。当然,我希望大陆企业把模仿这个过程快速缩短,企业的能力快速提升到“创作”阶段。 因此,我们不能过多苛责模仿现象,这只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经过程,模仿只是企业的一个生存模式。在模仿过程中尝到甜头的企业得到利益后,必须迅速投入属于自己企业的研发。因为,“模仿”是没有品牌依靠的,没有品牌的模仿得来的只是一时之利。一个企业没有品牌,模仿出来的只能是廉价产品,是走不长远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真正喜欢品牌时,肯定不会买类似的模仿产品。
人物简介 徐义权,1988年以公费第一名的成绩留学英国South Fields College鞋类设计制造系,及英国De Montfort Univ流行设计所。著有《运动鞋设计漫谈》、《流行鞋靴的合脚性设计技术》、《跑步鞋的发展历史与设计技术》、《鞋靴设计》等鞋类设计专业书籍。现任巴黎国际发明展台湾代表团团长、联合大学工业设计系专任副教授、联合大学设计与品牌中心主任、台湾流行色协会主席。至今已拥有近百项发明专利,是一位创造力丰富的设计领域专家。(晋江经济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