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2015武汉国际时装周闭幕 新武汉服装产业萌芽
2015-12-16
分享至:

2015武汉国际时装周完美闭幕,巴黎高定和武汉服装新势力同场演绎。

 

  昨日,由武汉市政府主办,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汉区政府承办的第四届武汉国际时装周完满闭幕。

  武汉服装产业第二代正式走上T台,首个电商品牌RARAMAX在秀场上获得一席之地,时装周上珠宝和时装大赛成功举办,产业论坛和青桐汇提供资本和智力对接平台……此次武汉国际时装周,创下多个“第一”和“首次尝试”。星光闪耀,裙裾飞扬的后面,是产业升级的推动。

  回顾2015武汉国际时装周,经历了前三届的唤醒、萌芽、成长,本次活动以“创新引领,时尚改变生活”为主题,努力实现全面绽放,向世界发出武汉时尚最强音。

  武汉纺织服装产业拥有裕大华、爱帝、红人、猫人、采轩、太和、元田等知名企业和一批优秀设计师,借力时装周搭建的交流展示平台,将实现转型升级,再创辉煌。

  参加时尚产业论坛的法国知名设计师、巴黎时尚学院常务教授Danièle Clutier-Léauté认为,人才是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一座城市的原创设计水平要能够持续发展,设计新生代是重要的力量。而武汉拥有武汉纺织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汉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一批重点院校及院系专业,将为城市时尚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智力支持,并吸引资本进入。

  武汉国际时装周正变得更加“国际”,法国时尚资源正加快进入武汉。在中法大师班的基础上,本届时装周上中法时尚学院也正式宣布启动。昨日的闭幕大秀上,法国高定设计师Eric带来的作品,让东湖和埃菲尔铁塔走到了一起。

  原创至上,是武汉国际时装周的精神。在服装和珠宝行业原创力量薄弱、转型升级趋势明显的当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参加者着力包容原创、鼓励原创、培育原创。

  红T杯服装设计大赛是一次精彩尝试,来自韩国仁川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圳大学等27所国内外知名服装院校或专业学生的参与,让武汉在原创设计的道路上再迈一步。

  “武汉国际时装周每一次举办都是一次进步,每一次进步都蕴含着整座城市的活力。”参与时装周策划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前所未有的产业机遇,也是城市活力的迸发,激励人们为之继续奋斗。

 

  “创二代”不仅是个称号

  武汉服装产业二代登上时装周舞台

  昨晚闭幕式压轴大秀,由两位武汉服装业第二代成员王钰淇和吴柏成联手推出。20套服装展出,他们的作品被业内寄予厚望。

  不仅仅因为他们的父辈都是武汉服装产业圈中叫得响的人物,而是他们以已之名,为“汉派服装”这一显得有些过时的名字重新正名。

 

  设计风格源自内心表达

  “在外人看来我们有钱有背景,理应做得比其他人更好,”王钰淇正面看待外界对自己的要求,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

  从2014年创建LE TROTTOIR品牌,他的睡眠时间基本在凌晨2、3时前后。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一年内挤出三年的时间。

  设计、款式、面料、包装、拍照、公众号运营、原创音乐,数件事情全部自己做,“能省很多钱。”王钰淇觉得,创业初期需要熟悉一切事物,毕竟是为着服装梦想,控制成本非常重要。迄今为止,创业一年投入的成本控制在10万元上下。

  吴柏成现在大部分时间待在香港,他的设计灵感来自往返香港、武汉及其他城市的旅途感受。在他看来设计是一种深入浅出的东西,是一种心情表达,转瞬凝聚在服装之中。

  问起为什么做时装,王钰淇和吴柏成的回答挺相似,因为爱好。但他们的服装理念中,有种复杂和交错,“LE TROTTOIR”(法语中的十字路口)和“宓ME”(安静、极速)的品牌命名,他们对过去20年的汉派服装,说出了“再见”。

  “‘创二代’这个名字太大了,我们其实只是在低调做自己的事情,责任很大,我们也会做好。”王钰淇同时也表示理解“创二代”背负的使命:“我们将努力做得更好。”

 

  新武汉服装产业萌芽

  让老去的汉派服装成为记忆

  现在的武汉服装产业,1600家纺织服装企业,年产值在500亿元浮动,三年前,也是这一数字。而深圳一家服装企业年产值就能达到百亿元,2000家服装企业2014年创造产值超2000亿元。

  吴柏成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武汉服装企业的辉煌。

  “大概是我6、7岁的时候,和家里人去逛现在的武商广场,周末人多的就像现在的圣诞节一样,那时的太和销售量能排到全国前三。”

  站在2015武汉国际时装周的T台上谈感想,他们俩觉得汉派服装“过气”是不争的事实。年轻人有些不客气、直接却又真诚。

  武汉服装商会的调查显示,消费者眼中的汉派服装,适合年龄40至50岁的女性群体。

  吴柏成认为所谓的“创二代”,应该仍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去超越之前的作品和品牌。

  王钰淇和吴柏成的作品,则是做给时尚心永在的人群,俗称“潮牌”。

  创立一年,王钰淇的个人品牌已实现收支平衡,吴柏成的副牌“NW114”也穿在时下最火的恒大球员身上。

  吴柏成认为,做自己的品牌需要历史沉淀和新的花火诞生,最好的检验就是市场。王钰淇说,自己和父辈最大的不同,是坚持原创,专注小众市场。

  “原创是武汉服装业重新萌芽发声的最大生命力。”王钰淇说。

 

  访谈>>>

  法国高定设计师Eric Tibusch

  耐心 热情 时刻准备

 

Eric Tibusch,曾在瑞士投身过模特界,在让·保罗·高提耶的品牌团队工作过。

 

  2006年,Eric Tibusch品牌创立。本次的武汉国际时装周是他第二次来武汉。

  问:作为一个能够在国际高定时装周上发布作品的高定设计师,您选择参加武汉时装周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武汉是中国最像法国的城市。我非常喜爱武汉并且承诺将我的高定系列带来这儿。这些作品来自我与我的搭档为Swelnus品牌所设计的全新奢侈女装系列中的作品。它们都是手工制作,面料非常昂贵。

  问:法国作为世界时尚的中心,有非常多成熟的时尚活动,您认为这对武汉时装周可以提供哪些借鉴与经验?

  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组织活动的方式,但中国需要积累更多关于活动组织的经验,这非常重要!每一场惊艳的秀的举办都需要有一支非常专业的组织队伍,这是时装周成功的关键。

  去年的武汉时装周整体很棒,有很多人参与,舞台设计也很有趣,更重要的是涌现更多新的想法和概念。我必须说的是,对我而言,我的这次秀也是对恐怖袭击后的巴黎的一次致敬。

  问:您认为中国设计的进步空间在哪里?

  答:中国设计师必须暂时忘记大众市场和模仿抄袭!时装的未来并不在于大众市场而是属于创意型和奢侈品市场,所以是时候中国设计师改变自己在时装世界中的位置了。

  问:现在很多中国(武汉)的年轻人梦想成为能够登上国际舞台的设计师,您对于他们有何建议?

  答:哪里只是中国年轻人梦想登上国际设计舞台,全球的年轻人都在想。但进入时尚业你必须非常努力!

  时装应该是一股热情而不单单是个梦想,这对于想要成为好设计师的人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必须做很多工作,有的时候甚至一天工作18个小时,这就是时装设计师的真实生活。保持耐心,热情,时刻做好准备,这些是成为好设计师的关键。

 

  国内顶级时尚导演张舰

  走出武汉看时尚

 

 

  张舰,在时尚业内有中国模特之父的称号,他的另一身份即是秀导,即一场时装秀的灵魂。曾一手培养了陈娟红、胡兵、胡东、郭桦、春晓等超模,是中国模特业的开创者。

  问:这次武汉时装周,磨合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

  答:我是第二次来,去年只做了闭幕式,但可以看出,今年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在开始磨合的时候,由于做电视、晚会和做时尚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大家在理解和概念上会有些分歧,但还是磨合得比较好的,大家也都非常努力地在做。

  问:武汉的时尚行业确实还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您觉得武汉时装周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

  答:我个人建议,领导,包括主办方和政府领导,都应该多出去看看。你不看,光想,是不会有更好的创意的;另一方面,时装发布对时间的概念是很严格的。人们对时装展示秀的承受力是7分钟,秀应该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但一些本地的设计师就不这么想,他们觉得秀越长越好。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时装周一定要朝着专业化路线走。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360.jpg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
360.jpg
【专题报道】中国首届
360.jpg
【专题】波司登发布ES
360.jpg
【专题】连续8年创历
360.jpg
2025中国纺织服装数字
sy.jpg
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