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 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全景呈现 9月20-22日,以“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沈阳召开。这是纺织非遗大会在浙江、北京、云南成功举办后的又一次非遗盛会。去年第三届纺织非遗大会入选“中国非遗十大事件”,其影响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今年,第四届纺织非遗大会首次进入东北在沈阳举行,与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强强联合,推进纺织非遗活化传承,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此次大会得到了国家文旅部、工信部指导支持,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纺联非遗办、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沈阳盛京满绣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桐视界(辽宁)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予了鼎力相助。 出席本次大会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有:党委书记高勇,原会长王天凯,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副会长孙淮滨,产业部主任华珊,办公室主任段红,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马志辉;来自国家有关部委、辽宁和沈阳市有关领导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辽宁省工信厅副厅长冯文胜,二级巡视员徐洪涛,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安建晔;来自地方行业协会的领导有: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卜晓强,四川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杨淑琼,江西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婵英;出席大会的还有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郝淑萍、柳建新、刘代娥,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李薇,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会长杨源,德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毕满天,以及媒体记者代表共200余人齐聚沈阳,共襄盛会。 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由孙淮滨主持。他指出,纺织非遗大会如今已举办四届,见证了中国纺织非遗事业四年来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这项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劳、汗水和智慧。今年,大家都度过了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面临很多历史节点,抗击瘟情、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扶贫攻坚战到了冲刺时期,“十三五”、“十四五”相互交汇,在这样的特殊的背景下召开非遗大会,不仅是回顾总结,更重要的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推进纺织非遗事业走向未来。
大会得到国家部委相关部门指导和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在9月21日举行的非遗大会致辞时表示,中国纺织非遗大会通过推选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举办纺织类非遗系列展览等方式,有效带动了更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提升了非遗在全社会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使纺织非遗大会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一项重要的品牌活动。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中国纺联也发挥了行业带头作用,引导纺织行业积极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纺织类非遗传承人、推广大使和相关企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积极参与抗击新冠疫情、脱贫攻坚等国家重要任务和重大战略,不仅体现了纺织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当代群众的当代价值,还体现了非遗传承人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责任担当,更是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汇聚民意的强大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致辞时对纺织非遗大会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表示今后消费品司会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她谈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享美好生活是发展纺织非遗事业的根本宗旨和战略追求,非遗文化与技艺是当代消费品创意、创新的重要源泉,非遗消费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的时尚表达方式。特别是近年来纺织非遗纹样与现代时尚审美的结合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和品牌商的高度认可,实现了纺织非遗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曹司长对今后纺织非遗事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深化挖掘非遗文化价值,动员更多力量广泛参与非遗技艺与文化的挖掘传承,将纺织非遗经典表达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第二,加强非遗消费宣传普及,加强市场推广和商业价值挖掘,继续做好纺织非遗创意设计产品的宣传培育,从需求端引导消费者偏好,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第三,形成合力,持续推进非遗工作。
主旨报告深度诠释大会主题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作了《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主旨报告。报告中指出,纺织非遗事业作为我们行业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今年形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纺织非遗人没有退缩,而是勇于担当,逆势而上。在抗击疫情中彰显了他们的特殊贡献,在扶贫攻坚中展现了他们坚守的斗志,在复工复产中彰显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务实作为,在网络平台带货直播中呈现了他们的睿智身影。高书记对提振非遗消费的背景意义、基本路径做了深入分析。他最后在报告中指出,当纺织非遗真正形成品牌,就会带来市场认可度、美誉度,进而赢得消费者青睐,纺织非遗就能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为人民带来美好生活的使命追求。百姓日用即为道,让行业上下携起手来,为提振非遗消费,创享美好生活而努力。
主题演讲深度阐述传统文化精髓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李薇以《传统文化与设计创新》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她以非遗概念、实践者、原创者、传播者以及原动力五个方面,表达了自己对于非遗致敬和独到理解。对于非遗文化及中国品牌未来的发展,李薇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招一式的局部模仿,不应只停留在对于中国传统符号的直接照搬上,她提到我们应该沉淀下来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吃透,推出拥有中国“胎记”、中国“DNA”的高级品牌。李薇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考察,30年来,她走访了中国民族地区几百个传统织、染、绣的手工艺人,出版了《绣娘》、《京剧服饰制作技艺研究》等书籍,积累下大量的民族服饰和图文资料,为纺织非遗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她向到场嘉宾分享了她的作品及国内外个展。最后李薇引用国际知名设计师香奈尔的话意味深长,“时尚易失,风格永存”,流行永远在变,但中国的基因永远不变。 国家级非遗项目蜀绣国家级代表传承人郝淑萍在大会作了《非遗传承与扶贫攻坚》的主题演讲中谈到,近年来为响应《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号召业内人士共同培养传统工艺人才,交流传统的工艺创新创业的经验,探索行业的经营发展新模式。如今,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吸收了很多世界品牌,创新思维推陈出新,品牌营销技艺创新,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公共事业创新发展,欢迎热爱非遗工艺美术、工艺项目的社会人士参加进来和我们企业联合发展,联合组织非遗扶贫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与经济的效益。
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会长、教授杨源在题为《谈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化路径》演讲中提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形成创新设计产业化和商业模式。一是扶持非遗传承人,鼓励坚持,传承技艺;二是加强创新设计,开展商业运营。她还提出,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情怀。中国民族地区有巨大的纺织非遗资源,每个民族都有织绣染的传统,都应该开发利用,以产业化模式实现文化扶贫。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北京德怡华商贸有限公司设计师、创始人凯瑟琳·冯·瑞星博作为首个获得“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称号”的国际友人,她在弘扬中国香云纱和传承中国传统技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会上,她围绕中国纺织非遗的国际传播,谈到宋明以前的东方服装多以顺应面料而制作华服,近现代以后则受西方裁剪制作的影响,以技术为主导而制作服装。rechenberg的服装之所以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只是适应了香云纱面料的风格,帮助面料成为一件衣服,使面料发挥本身的色彩而已。简洁、优雅、大方,自然而然,然之所以然,中国文人追求之境界令人向往。
专题论坛群星彰显传承精神 大会举行了两场专题论坛。在“推广大使共话纺织非遗发展之道”对话中,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郭瑞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张毅,杭州小巷三寻手织布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芬兰,开物成务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素娟就非遗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服装设计师“金顶奖”获得者、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刘薇主持了该环节。经过深入交流达成了纺织非遗要解决好变与不变和平衡问题,要坚守初心但必须在市场检验中生存与发展的共识。 在“名家学者共话旗袍文化振兴之路”专题对话中,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金顶奖”获得者计文波,沈阳故宫博物馆副馆长李理,大连工业大学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曾慧,内蒙古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对话嘉宾客观分析了旗袍演变历史和地域特征,一致认为旗袍是国潮的象征,求新求变但不能乱变,标准化应该是方向。本组对话由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王翀主持。
《2019/2020年度 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发布 本届大会仍就纺织非遗人关心的年度非遗热点和事件发布了《2019/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在孙淮滨主笔的序言中提到,纺织非遗年度报告具有特殊价值和权威属性,有“纺织非遗白皮书”之称,也是了解纺织非遗发展脉络的工具书。2020年以来,纺织非遗事业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势,纺织非遗人没有退缩而是敢于担当,心系国家、民生之大局,坚守传承发展的历史追求。今年的纺织非遗“白皮书”在主题结构上有了一些局部调整。保留了高屋建瓴、推广大使、学术视野、图书推介栏目,用新开设的抗疫行动、两会看点、脱贫攻坚、云上动向、地方风采替代了上年度的一些栏目,基本上反映了纺织非遗工作的主体方向、新的动向和新的亮点。
战略合作助推纺织非遗传承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了推动纺织非遗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与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广东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签订建立非遗办工作站协议并颁牌。
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联动倡议
“盛京满绣·书香传非遗”书院发布会 9月20日14时,沈阳盛京满绣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承办单位之一,在中景大厦举办“盛京满绣·书香传非遗”主题发布会,中国纺联等有关领导出席并致辞,对盛京满绣非遗扶贫——探索生活新模式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发布会为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拉开帷幕。其旗下桐视界·非遗书院项目隶属“盛京满绣立体化出版工程”,被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旅部和广电总局五部委评为2019—2020“国家文化重点出口项目”。非遗书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内容,以非遗文化推广、非遗走出去为目标,在保护、整理、传承、推广、梳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展现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助力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发布会邀请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冯玉萍登台献艺《孝庄长歌》,并邀请多位专家到场畅谈非遗。同时,以著名模特曲迪娜为代表的国内外多位优秀模特现场上演精彩满绣婚服大秀,以“出阁”、“融合”、“金婚”、“爱恋”四条故事线讲述爱情的火热、传统现代的交融、幸福的温馨及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 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 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隆重开幕 9月20日晚,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隆重开幕。来自国家部委、省市机关、行业组织、文化单位等领导和参会代表近400人出席。中共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振明在致辞中表示,纺织非遗大会在沈阳举办是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创新载体,让旗袍工艺、旗袍面料中的纺、织、染、绣、印成为纺织非遗的重要内容去传承、弘扬,也让旗袍文化与非遗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今后将通过非遗大会和旗袍文化节的嫁接,促进沈阳服装服饰、家居家饰,文化旅游、民俗婚庆扩展市场空间、壮大产业发展,助推沈阳高质量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致辞并宣布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开幕。他在致辞中谈到,一年一度纺织非遗大使的揭晓,旗袍文化节的开幕以及旗袍设计大赛决赛的精彩角逐和旗袍艺术大赏的深度参与,无不体现着各方在推动纺织优秀传统文化的振兴所作出的努力。他特别说到,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是每年非遗大会的亮点,他们中有非遗传承人、企业家、设计师以及专家学者,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为中国纺织非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纺织非遗事业的佼佼者和领头羊。他感谢各方对本次非遗大会的鼎立支持,正是由于大家的积极参与才使非遗大会有了好的基础和氛围。
年度纺织非遗大使重磅揭晓 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推选活动是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的系列品牌活动之一,其影响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2017年以来,已推选出的34位大使以自身的影响力和公益之心,为纺织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做出了大量努力和付出,用实际行动践诺了大使的责任与担当。本届大会“盛京满绣杯”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在开幕上隆重揭晓,王素娟等12位同志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凯瑟琳·冯·瑞星博女士被授予2020年度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称号。至此,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已扩展到46位,同时有1名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8人获得推广大使提名,他们均是来自各个领域、各行业、各民族的纺织非遗精英翘楚。
纺织非遗大会特殊贡献奖 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盛大开幕,离不开沈阳市委宣传部与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来自企业的努力和付出,为此,中国纺联非遗办为桐视界(辽宁)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颁发“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特殊贡献奖”,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为桐视界(辽宁)非遗文化传播文化有限公司授牌,桐视界(辽宁)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嘉接牌。
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与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共同主办的2020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决赛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圆满落幕。自7月底起,仅仅20天征稿时间,得到全国各地相关院校及服装企业(设计工作室)的广泛参与,共收到来自86所院校及60余家服装企业(设计工作室)共计320份参赛作品。经过评审,最终遴选出25组作品入围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苏州大学的张嘉慧荣获金奖,来自上海蘇承毅旗袍设计工作室的骆霞荣获银奖,来自无锡尚麟服饰的宋韬荣获铜奖,来自辽宁柒月服装设计有限公司的韩炀荣获最佳创意奖,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宋咏诗荣获最佳工艺制作奖,来自玄鲤旗袍设计工作室的吕祎荣获最佳网络人气奖,来自辽东学院的阚丽红等十九位选手荣获优秀奖。
第二届(中国·沈阳)定制旗袍艺术大赏
一年一度的(中国· 沈阳)定制旗袍艺术大赏活动是集聚全国优秀设计力量和品牌进行的旗袍流行趋势发布会,旨在打造旗袍时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本届定制旗袍艺术大赏是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共同主办,并得到了国家、省、市纺织服装协会的鼎力支持和甄选推荐,最终有三位国内顶尖设计师和8个优秀知名品牌入选“2020第二届(中国·沈阳)定制旗袍艺术大赏”,他们携年度经典旗袍,为沈阳、为世界华人带来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气势恢弘、华丽典雅的第二届(中国·沈阳)定制旗袍艺术大赏为开幕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共建旗袍故都,振兴传统文化 在本届大会开幕式上,高勇书记和姜有为市长共同启动了中国纺联与沈阳市"共建旗袍故都,振兴传统文化"工作的揭牌仪式。在共建过程中,中国纺联将通过行业指导、资源整合、展会活动、专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式进行对接,而沈阳以政策规划为手段,进一步弘扬旗袍文化,加快发展旗袍产业,努力使沈阳成为旗袍时尚文化的研发地和引领者,成为全国旗袍产业的集聚地和制高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纺联与沈阳双方将秉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共同使命,发挥各自拥有的优势,共同探讨和实践"共建旗袍故都,振兴传统文化"工作方向和有效路径。
“承古融今·推陈出新”纺织非遗系列展
“承古融今·推陈出新”纺织非遗系列展按照功能、场地、规模、面对受众的不同,分为沈阳故宫纺织非遗展、中国·工业博物馆纺织非遗精品展、辽宁大厦“我爱非遗”手作品闪售。参展单位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得到三十余家非遗文创企业、高等院校、传承人的积极参与。参展作品涵盖棉毛麻丝以及荣昌夏布、蓝印花布、手织土布、宋锦、织锦、蜀锦、香云纱、挑花、缠花、朝鲜族服饰、西南民族服装、蒙古族刺绣、蜀绣、羌绣、传统蜡染、扎染以及代表沈阳当地特色的满族民间刺绣、那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沈阳满族堆绫、辽绣、柞蚕丝服饰制作、草木染等多种技艺门类的纺织非遗创新产品。此次系列展览是在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为全面展现纺织非遗与现代生产生活的融合能力,以扩大文化内需、刺激非遗消费为前提,展览旨在通过汇聚全国代表性纺织非遗技艺,以多形式诠释传统文化内涵,在探索非遗跨界融合新模式下,实现产品创新设计融会贯通,使非遗文化消费成为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生动表达。
中国古熨斗历史文化特展
9月20日晚,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开幕式中,杨光先生的中国古熨斗历史文化特展与纺织非遗精品展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展出,其收藏的古熨斗文物是从西汉唐宋元明清一直到20年代的国外舶来品,还有相关少数民族用的烙铁系列,古代熨斗部分里有铜制的、铁制的,民国部分有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电熨斗,品牌有西门子、松下、三菱、小山、芝埔、东电、满电、奥田、奥古、宫岛等品牌,这些熨斗诠释了熨斗的演变和进化过程也促进了世界民主化进程。熨斗是中国西汉时期发明的,流行于南北朝,熨斗同丝绸一同被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到西方,西方人把它演变成盒式的烧碳熨斗,并多次研究改良成为现在的样子。为此,中国对世界的纺织工业和服装工业做了巨大的贡献,更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振兴纺织非遗大家谈
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结束后当晚,还举行了“振兴纺织非遗大家谈”,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以及专家学者、文创企业、设计师等参加了本次座谈。座谈中,大家就“提振非遗消费 创享美好生活”及旗袍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度讨论,参与者发言踊跃,各抒己见,座谈会气氛热烈。辽宁省第四代柞蚕丝非遗服饰文化传承人钟钧女士对赞助本年度非遗推广大使的荣誉证书作了如下介绍,证书采用全手工制作,证书封面与内页均使用柞蚕丝材质面料,封面做烫金,内页含手工金线绣技艺,具有收藏价值,是柞蚕丝非遗服饰文化推广文创产品的一次创新创意实践应用。“你火啦”中国纺织非遗直播平台在大会同期开播,操盘手刘博全程直播并在座谈会上讲解,非遗如何通过新时代互联网的赋能吸引更多粉丝和流量,进而培养非遗消费爱好者,让非遗与互联网有机结合。
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提名名单 ■ 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 1、王素娟 女 汉族 开物成务文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传统工艺协同创新中心副秘书长 2、刘代娥 女 土家族 湖南省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河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负责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3、纪俊玲 女 汉族 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4、杜 纲 男 汉族 丹东市唐人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 5、李海龙 男 汉族 苏州圣龙丝织绣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罗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6、张 毅 男 汉族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7、郑芬兰 女 汉族 杭州小巷三寻手织布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8、赵 宏 女 汉族 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 9、郝淑萍 女 汉族 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董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0、柳建新 女 汉族 长沙市湘女湘绣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11、郭瑞萍 女 汉族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 12、游定美 女 汉族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彝绣传习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2020年度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 凯瑟琳·冯·瑞星博 女 德国 北京德怡华商贸有限公司设计师、创始人
■ 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提名: 1、于 丹 女 回族 北京迪芮云裳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2、马琳沁 女 汉族 重庆市荣昌区德南麻纺织有限公司经理 3、王 曜 男 汉族 凤凰县蜡魂艺术馆馆长、蜡魂品牌创始人、苗族蜡染技艺州级传承人 4、朱利容 女 汉族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5、姚 波 男 侗族 山东华晨彩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6、路银飞 女 苗族 贵州省纳雍县黔铭露苗族刺绣文化传承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7、樊志勇 女 汉族 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8、滕静蓉 女 苗族 湘西静静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挑花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备注:入选者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
|
|